吉林省网通公司农村IPTV业务市场策略的研究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邓志英 

【关键词】 市场策略 IPTV业务 移动通信 农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年度】2008-01-01

【学位名称】硕士

【分类号】F274;|F626

【导师姓名】王丽华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传统话音业务的困境已经越发明显,吉林省网通公司努力寻找转型业务作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对于新农村信息化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吉林省网通公司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思考着如何借IPTV业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论文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剖析,和SWOT分析模型;结合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和农民消费行为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吉林省网通公司IPTV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的构想。 IPTV在国外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欧美国家以及香港IPTV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在国内的发展,虽然曲折,但是截止2008年1季度,也已经达到了130万。国内IPTV业务,最具代表性的有4种模式,哈尔滨模式、上海模式、杭州模式、以及河南模式。这四种模式产生的背景不同,市场环境也不同,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IPTV我省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原本我省是央视国际网络公司拿到IPTV牌照后,全国首个开通省份,然而由于吉林省广电的强烈干预,造成城市项目只能暂缓。2007年,中组部在全国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宣传党员先进性教育,采用了电信行业IPTV模式,这给我省IPTV业务的突破提供了机会。吉林网通和吉林省委组织部合作,网通公司投入巨大资金完成党员远程教育项目,能够以“农科在线”为品牌同时发展农村个人IPTV用户。 IPTV在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市场环境截然不同,农民对于电信新业务还比较陌生,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对于信息没有需求。我们国家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农民靠种植、养殖为生,经济作物很有地方特色,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很有规律。目前全省农村信息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宽带普及率低,农民对于网上信息的需求还处于敬而远之的状态。农村信息化的提高,既可以使农村居民更加贴近市场,了解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又可以利用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使吉林省农村居民在生产中能够依靠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躲避市场风险,获取最大收益,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本论文对吉林网通在农村发展IPTV业务进行了SWOT分析。IPTV这个产品本身内容优势非常明显,内容丰富、新颖,既有文化娱乐、教育体育,还有对农民切实有用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这些内容对于没有用过电脑和网络的农民来说,在电视上是获取不到的。而且,IPTV的操作容易掌握,各个年龄层的用户都可以很快上手。同时,网通公司的服务渠道深入村屯,不是一般公司能够相比的。除此之外,网通公司还有许多针对农民的开发的业务,比如“12316新农村热线”,积累了丰富的专家资源可以利用。而IPTV和政府合作的政策背景也十分有利,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可以联合政府其他部门,充分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将IPTV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展。IPTV在农村发展的主要劣势是成本高、收入低,按现有的投资回报率难以收回投资,同时和来自其他运营商和广电的制约,也迫使IPTV的发展难以伸开拳脚,需要通过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增加产品竞争力。 经过以上的分析,本论文重点对营销策略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办法。IPTV业务在农村的发展,不可好高骛远,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重点考虑占领市场之后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根据分析,我们可知,IPTV的盈利方向在于广告而不在于使用费,因此,目前这种现状下,可以适当放弃暂时利益以待将来。初期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用户的覆盖面,首先要对产品本身继续提升,结合网通公司现有资源,改进IPTV的信息服务内容,充实乡村四季、12316专题、供求信息、行情信息以及劳务打工信息等对农民切实有用的栏目,为农民提供生产致富的机会。其次,利用政府的政策,整合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拓展IPTV的应用。国家各大部委都纷纷提出农村信息化工程:如教育部提出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各省畜牧局提出的“金牧阳光工程”;商务部提出的“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科技部提出的“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工程”;农业部提出的农业综合信息化“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工程;文化部提出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可以经过整合以后以IPTV的方式实现。这样资源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IPTV也可以借政府这些部门的力量,扩大应用。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