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2)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杭州企业 (57)
万向历史 (4)
万向 (1)
按年份分组
2018(5)
2017(6)
2016(5)
2015(6)
2014(5)
2013(6)
2012(5)
2011(3)
2010(19)
2008(1)
按来源分组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现代城市(1)
中国安防(1)
中国名牌(1)
城建监察(1)
现代企业文化(1)
西南大学(1)
浙江理工大学(1)
宁波大学(1)
生产力研究(1)
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的耦合与发展分析
作者:宋永飞 吴彬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2018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  城市管理  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  协同治理 
描述:共享单车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是在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梳理了共享单车的缘起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城市管理者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认为
杭州城市管理复合治理制度建设研究:以上城区小营街道为例
作者:丛培龙  来源:宁波大学 年份:2013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合治理  城市管理  制度建设 
描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政府管理部门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投入日益增加,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的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对城市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加强城市管理服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及其优化研究——以杭州实践为个案
作者:章雅婧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2017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治理  民主  多元主体 
描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的急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动调整,社会分化和人口流动加快,城市社会关系协调难度剧增,单纯依靠政府的传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城市治理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民众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杭州城市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叶艳君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4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管理  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价  杭州 
描述:,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是高效、法治、服务型政府得以有效构建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19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众对于政府的绩效评估投入越来越多的目光,因此科学
城市掠影(十二则)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医药行业  跨国公司  浙江省  华东  医药集团  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  重要方向  执业药师 
描述:1200条门前路 南京为城市保留记忆,让市民住得舒心,两年内将改造1200条市民“家门口的路”;苏州1 7 8 条老街巷年内“ 梳妆”,2012年前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镇江启动双井路改造,恢复双
浅谈以行业核心价值观促进一线城市管理工作
作者:朱佳蕾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2014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管员工  一线  核心价值观  行业 
描述:任何行业与企事业单位都需要组织文化的构建来推进行业工作的发展。因此,在管理过程培育、积淀行业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行业内的工作准则很重要。本文结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谈谈如何将培育和践行行业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促进行业发展。
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础与驱动机制
作者:谷人旭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规划  驱动机制  产业集群 
描述:具体操作性。因此,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与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互动合作,作为现阶段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主要目标之一,首先亟待在制度层面对区域进行整合。区域整合的制度驱动力主要包括三方面: 1、政府力量
营造品质生活建设低碳城市一一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科学分论坛综述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规划建设  多种功能  城市综合体  商贸中心  文化中心  金融中心  济南市  业态 
描述:文\本刊编辑部 导读:城市在自主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城市建设,而低碳发展模式、绿色节能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可再生能源等实践性思考,将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经济科学、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合作,并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共通路径。 2010年11月5日,在春光融融、艳阳高照的明媚中,浙江嘉兴举行了主题为“营造品质生活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科学分论坛暨第十九次长三角城市科学研讨会。会议就城市在自主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城市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和交流,许多专家学者还介绍了低碳发展模式、绿色节能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可再生能源等实践案例,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发展理念、搞好协调合作的思路,描画了有效规划低碳城市、健全开发模式等的共通路径。 一、以“全程低碳”的思路发展低碳 浙江杭州市政协城建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的张天立教授在《低碳建筑实施低碳评价、投标与低碳审计》的发言中谈到了在“言必称低碳”的繁荣景象背后,必须要处理和解决好一些问题。 (-)“漂碳”现象 现在一些公司、政府或组织以某些行为宣示对环境的付出,但实际是形式上低碳,以低碳装点门面,以比来博弈利益,追求所谓的绩效。这种被称为“漂碳”的标签化、指标化现象,极大地误导公众,使得低碳排放成为皇帝的新衣。例如有的地产商认为种几棵树就环保了,挖条沟就湿地了,限制用电就用煤油发电……诸此在设计工艺、材料生产上掩盖真实的能耗、碳排放,是反其道而行、得不偿失。 (二)片面低碳 现在对低碳评价的界定,往往忽视看上游产品是否高能耗高碳量。也就是看一个产品是否是低碳产品,还要考虑其间接排放量,包括应用产品需增加的配套设备、零部件等在其他企业生产时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碳量,以及应用该产品在运输等新环节中的能耗、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例如太阳能板环保,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很大;水空调好,但耗电量很大。因此片面低碳有时会带来“全程高碳”,严重的会影响国家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界的产业选择,给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合理利用带来危害。 (三)低碳技术的不合理使用 低碳技术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而是要以更低的消耗、更科学的生产满足更高的生活品质,也就是要重点控制单位GDP的能耗,兼顾百姓的生活节俭、低耗高效的需求。例如用水煤浆代替燃料可降低用户的运行费用,尤其是在油气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更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水煤浆运输不仅增加了运输量和带来相应交通堵塞,更增加了汽车尾气污染。因此,从污染物总体来衡量与燃煤锅炉的节能关系,是否减排也难说。 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张天立教授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快完善和细化现行的节能、减排、减碳政策,以“全程低碳”的思路配套制定相关的低碳政策,完善低碳方面财务和问责制度,用行政管控、市场调控、公民自控的方法实现真实低碳的发展道路。 二、城市低碳化应协同“地下空间”的发展 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束昱在《长三角城市低碳化与地下空间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的发言中,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的城市低碳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认为地下城市空间作为新型城市空间,必将成为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j地下空间发展进程与城市经济攸关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之后,人们对环境效应和能源效率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程度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增加了城市容量、提高了城市集约化程度,在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城市防灾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有利于紧凑型立体化城市的建设,进而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可健康发展。 (二)地下空间开发有利于城市综合环境的优化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节地功能,腾出更多的地面空间用于城市绿化和公共开放空间;将建筑物的一部分放入地下,在不减少建筑容量的情况下,既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符合城市景观规划对建筑体量的要求;电缆、管线等市政设施的入地减少了城市空间杂乱无章的感觉,有利于塑造简洁明朗的城市空间形象;利用地下空间形成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既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尾气排放量,又可以实现人车分流、改善出行环境。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低碳技术 目前,低碳空间开发中所利用的低碳生态技术主要有:生态型防灾技术、生态型换气技术、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技术、环保型建筑材料、控制与改善室内环境的技术、资源再利用技术、营造舒适空间的设计技术、多层次地下空间的溢水疏散技术等。上海世博园区的地下空间建设利用的低碳生态技术基本涵盖了现有地下空间低碳生态技术的各方面,开创性地集成应用生态型地下空间节能技术、水环境及其保障技术、空气环境及其保障技术、声环境及其保障技术、光环境及其保障技术、热湿环境及其保障技术、绿色建筑材料产品、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四)长三角低碳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的模式 地下空间开发与所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科学适度、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最佳选择。为此,结合长三角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及趋势、长三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及趋势,长三角城市低碳化进程中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可以有三种模式,即交通导向型低碳模式、功能完善型低碳模式、低碳高效型低碳模式。 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内正面临着一场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因此大力倡导与地下空间资源协同发展的机制,既是促进碳减排、环节气候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改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三、开掘节能潜力的城市低碳化发展新路径 (一)开掘绿色节能建筑的六大潜力 国家住房和建设城乡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及其展望》的交流中,提到建筑节能是刚性的排放领域,认为当前有六个领域的节能潜力最大。一是对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进行改革,推行供应热计量改革,将浮动热计价比率提升为70%,以调动百姓的节能积极性;二是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把节能性质作为建筑质量验收最重要强制性指标之一,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建筑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三是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动态监测,解决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过高的问题;四是推广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根据目前状况,每年可减少三百亿元的物耗和相应的能源消耗;五是在建筑中推广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光热建筑,建立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加大包括减税、减配套费、奖励容积率等激励政策;六是示范性推广绿色建筑,将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结合起来,加快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推进材料和系统的集成创新。 (二)低碳发展模式应成为城市化新路径 浙江杭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朱向军在《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发展新路径》的交流中认为,全球气候暖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谁能抢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动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为此,在探索低碳发展展望模式时,首先是关注低碳发展方向、节能减排方式、碳中和技术;其次是推行低碳新政,包括开放低碳能源、实行清洁生产、推进绿色规划、开发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开展“碳汇行动”;再是倡导低碳生活,全民参与低碳生活方式,诸如种树、少吃或不吃牛肉、更换节能灯泡、及时给轮胎充气、及时关掉家电、节约用水、少乘坐飞机旅行、慎用清洁用品、吃本地和当季食品、少消费多分享。 四、有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五生态观” 上海城管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王震国在《现代城市发展的“五生态观”及其适配的多维体系》的学术交流中认为,一个生态平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城市,应该包含了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和行政的五生态体系,以多样、平衡、协调、有序、渐进、可持续为基点,多视角、多维度地审视和推进,以形成“五生态”科学发展观和有机的运行体系。 (一)自然生态观及其永续体系
人性化疏导 零距离服务 共建式管理 探索“共赢式”管理 打造“贴心城管”
作者:徐伟艳  来源:城建监察 年份:2014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管理  暴力抗法  服务  人性化  城市规模  零距离  新城建设  社会经济 
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城建设的迅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城市管理难题、矛盾相互交织,城管执法时常遭遇暴力抗法和陷于两难被动局面。针对此情况,杭州市下城区坚持“为民、靠民、亲民”理念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
作者:顾环宇  来源:中国名牌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快车道  城市管理者  城市品牌建设  品牌管理  中国  产品品牌  企业品牌 
描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品牌指的不过是产品品牌或企业品牌,也很少有城市管理者会认为,自己的工作会与品牌管理有直接甚至是密切的关系。“但是在今天,当你脑海中闪过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一个个名字以及它们的故事时,你会发现,中国城市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