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47)
报纸(59)
图书(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鲁冠球 (318)
杭州农民企业 (37)
杭州企业 (21)
万向历史 (18)
万向 (17)
按年份分组
2018(3)
2017(11)
2013(10)
2012(14)
2010(21)
2006(20)
2005(11)
2004(8)
1998(15)
按来源分组
乡镇企业导报(34)
浙江经济(5)
中国防伪报道(3)
今日浙江(2)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
企业家(2)
三农中国(1)
经营者杂志(1)
职业技术教育(1)
工会博览(1)
中国乡镇企业二十年新闻人物 1981-2001 摄影集
作者:乔仲林主编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学科:  地点:  年代:  生平事迹  中国  学科:  1981~2001)  企业家 
描述:本书以赫赫有名的鲁冠球、李桂莲、卢志民、沈爱琴、徐文荣等100余位乡镇企业家形神兼备的“现场肖像”和他们富有哲理的“经营理念”为主体内容。
乡镇企业发展急需解决“中间冷”的问题-鲁冠球一席谈
作者:万文鼎  来源:企业集团导刊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冠球  投资环境  政策扶持  乡镇企业  管理体制  中国 
描述:乡镇企业发展急需解决“中间冷”的问题-鲁冠球一席谈
我要为农民干一辈子
作者:鲁冠球  来源:集团经济研究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万向集团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好的领导班子  资本经营  乡镇企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领导者  优化资本结构  股份合作制  乡政府 
描述:我出身农村,家里没能供我上完初中,生活的窘困触动了我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四处奔波,寻找一切致富的机会。16岁时,我进了当地的萧山铁器社当学徒。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总算办起了一家铁匠铺(万向集团的前身),根据周围农民需求,搞起了“多角经营”,打犁刀、修
乡镇企业大有可为
作者:鲁冠球  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农业结构调整  乡镇企业  剩余劳动力  中国 
描述:乡镇企业大有可为
新世纪中国需要乡镇企业
作者:鲁冠球  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机遇  乡镇企业  中国 
描述: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乡镇企业局宗锦耀副局长也在会上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刚才,何康部长又作了重要讲话,使我们对下一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当好家 理好财
作者:鲁冠球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础工作  财会工作  企业经营决策  财务制度  新《会计法》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财务管理  乡镇企业家  财务人员  财务工作 
描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进程中,特别是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财会工作越来越受到乡镇企业家们的重视。本期特转载著名乡镇企业家鲁冠球同志在万向集团公司内部一次财务会议上的讲话,从全新的视角、更高的层面论述
鲁冠球谈“信誉”
作者:张彬彬  来源:百姓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万向  信誉危机  市场经济  乡镇企业  全球化竞争  企业经营者  讲信誉  中国企业家  发展  信用环境 
描述:万向当家人鲁冠球,1945年1月生于浙江省萧山市。因家贫而初中肄业。1960年至1969年先后当过锻工、自办修车铺、粮食加工厂,因属个体而得不到发展;1969年创办萧山宁围农机厂,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
鲁冠球说:乡镇企业发展需要解决“中间冷”的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政策扶持  乡镇企业  二次创业  中国  企业负担 
描述:鲁冠球说:乡镇企业发展需要解决“中间冷”的问题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著名企业家鲁冠球呼吁:发展乡镇企业亟须解决“中间冷”
作者:万文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乡镇企业 民营经济)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间冷  鲁冠球  著名企业  国有企业  历史使命  乡镇企业法  发展乡镇企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三农"问题  结构调整 
描述: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靠国家财力?不可能;主要靠城市支援?不现实;主要靠外来资金?不敢想。只有主要靠农民自己办的乡镇企业
难忘的一课
作者:张国华  来源:新疆乡镇企业 年份:200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万向集团  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  浙江 
描述: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我受命赴浙江省乡镇企业局挂职学习一年。在浙期间,我先后考察了80多处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并结识了不少农民企业家。现在虽然事隔八、九年了,可是在浙江的所见至今仍历历在目,特别是初识鲁冠球的前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