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96)
报纸(2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鲁冠球 (84)
杭州企业 (77)
杭州农民企业 (25)
万向 (23)
鲁伟鼎 (8)
万向历史 (2)
按年份分组
2018(3)
2017(23)
2012(17)
2011(15)
2010(42)
2009(2)
2008(1)
2007(9)
2005(9)
2000(4)
按来源分组
杭州(周刊)(6)
杭州(下旬刊)(3)
农产品市场周刊(2)
东西南北(2)
中国市场(2)
国际品牌观察(2)
理财周刊(1)
股市动态分析(1)
名汇(1)
长三角(1)
鲁冠球:弄潮儿传奇谢幕
作者:屈凌燕 方问禹 魏董华  来源:小康 年份:2017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鲁冠球  谢幕  中国经济改革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群体  参与者  传奇 
描述: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企业家,10月25日逝于杭州。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创业四十八载砥砺不懈;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偶像”,铸就企业家精神丰碑。“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接不到那突如其来的鲁冠球的电话。”知名
“元老级”浙商黄来兴的创新之道
作者:吕耀明 蔡卡特  来源:杭州(周刊) 年份:2017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浙商  农民企业家  元老  第一代  改革开放  汽车制动系统  自主研发  创新 
描述:常言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萧山乃至整个杭州响当当的好汉黄来兴,今天已成老汉。他是改革开放后浙江第一代农民企业家,非但没有消隐在历史的风尘里,还能以古稀之年为企业掌舵。在他一手创办的亚太机电集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首次颁给渔民科学家
作者:暂无 来源:水产科技情报 年份:2013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渔民  农民企业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浙江省  科学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萧山区  杭州市 
描述:2013年1月18日,“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农民企业家龚金泉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致富不忘众乡亲 敢立潮头创大业——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农民企业家姚连荣
作者:罗其美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年份:2005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杭区  农民企业家  温饱问题  创业  农民家庭  毕业  辍学  致富  父母  杭州市 
描述:一、艰难创业,勤劳铸就致富路姚连荣既有农民勤劳朴实、诚实守信的本色,又有青年人敢闯敢干,不断创新永立潮头的一股拼劲。姚连荣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八个兄弟姐妹.家里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帮助父母干农活。正因为家里的日子太穷,他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求富欲望,他多么希望年迈的父母和瘦弱的弟妹过上好日子,于是18岁做木工,24岁养鸭,28岁做废铁生意,31岁跑运输,直到后来创办土石方有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山水一路歌,成为当地农民勤劳致富、干事创业的楷模,尤其是带动了一方的土石方业的发展。98年当杭州环城线及余杭东西大道工程要上马时,姚连荣内心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些工程铺设路基需要大量的土石方,且家乡的土石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于是,他瞅准这一机遇,
技能是技工教育的生命线——访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周学平、杭州橡胶集团员工聂建明
作者:暂无 来源:职业·中旬刊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杭区  农民企业家  温饱问题  创业  农民家庭  毕业  辍学  致富  父母  杭州市 
描述:是技工学校的核心工作。”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周学平已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2008年1月,他开始主持学校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周学平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办特色技工学校,育一流实用技能
宜兴湖,父镇:再现“世间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华人时刊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杭区  农民企业家  温饱问题  创业  农民家庭  毕业  辍学  致富  父母  杭州市 
描述: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湖氵父镇物产富饶,素有“银湖氵父”的美名。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石英石、花岗石、陶土储量均在1亿吨以上。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如山百合、吊瓜子、青梅、竹笋、银杏、板栗
十大最抠门华人富豪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文艺·纪实版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杭区  农民企业家  温饱问题  创业  农民家庭  毕业  辍学  致富  父母  杭州市 
描述:口文/佚名 细数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有的人是“较真儿”。不论怎样,对于富豪来说,奢华无罪,抠门更加光荣…… 第一名:台塑集团王永庆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个人资产多达430亿人民币,但他生活相当简单。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生活中的王永庆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他坚守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坚守着一个传统的产业。 第二名:华人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个人资产1580亿。就这样一位富商对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他的皮鞋一半是旧的,一套西装穿上十年八年的也是平常事。李嘉诚对公益却出手大方,他已经捐出5亿美元,用于在香港、内地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和开展医疗研究活动。 第三名:蒙牛集团牛根生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对自己很抠,下属坐沃尔沃、宝马,自己只坐一辆排量不太大的奥迪;甚至,高层管理团队住的房子都比老牛的大。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驻北京办事处,一个绝不会超过三星级的宾馆。 第四名:新希望集团刘永好 生活中刘永好用的、吃的、穿的都很简单。刘永好觉得,人的资产要是超过1000万,更多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了。在过去的10年里,新希望集团在西部农村投入5个亿,而未来5年中他要投10个亿用于西部的新农村建设,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的肉、蛋、奶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得到工作岗位,拥有更多的自尊。 第五名: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郭鹤年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郭鹤年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 第六名:“世界船王”包玉刚 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包玉刚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自奉节俭、乐善好施的包玉刚,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 第七名:吉利集团李书福 李书福身家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一些重要场合,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家一样出名。在李书福的穿戴上,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那双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书福曾当场把鞋脱下,表示其穿的是浙江一家企业生产的皮鞋,物美价廉,结实耐用,价格只有80元。吉利内部人员透露,吉利员工很难见到李书福买500元以上的衣服。 第八名:鸿海集团郭台铭 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去请教某富翁如何致富。富翁说,请您等一下,故事很长,我把电灯关了再说。在郭台铭看来,若要致富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节省资源,不浪费就是致富的基础。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 第九名: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虽然拥有亿万资产,生活却是出了名的简朴。至今,他仍然和妻子居住在公司仓库的阁楼里。那是一个仅仅几十平方米的小屋。他说,我住仓库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而且,公司下班以后,这里非常安静,没有市区的嘈杂,正好可以多想点问题,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往,何乐而不为?同样是为了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在邱继宝的汽车后备厢里总放着一箱方便面。 第十名:中芯国际张汝京 中芯国际的节省就是从其总裁张汝京本人做起的。张汝京住在中芯员工宿舍,平时吃的工作餐也就是7元的盒饭。中芯国际在省电方面做了很多,灯都是分区的,有人的地方才开,没人的地方关掉。 摘自《中华儿女》
[傅国涌]不安于室的独立撰稿人
作者:许骥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杭区  农民企业家  温饱问题  创业  农民家庭  毕业  辍学  致富  父母  杭州市 
描述:,到为近代企业家立传,再到这一次思想家、学问家、教育家、银行家、实业家等集体亮相,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出走雁荡山的欲望 1967年1月10日,傅国涌出生于浙江乐清大荆岭脚村,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
杭州万向节厂:真正的“万向”——谈一个农民企业家的CI操作
作者:廖廷弼 曾坤生  来源:企业文化 年份:1996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  乡镇企业  迅速崛起  万向节  国际市场  企业家精神  总经理  企业形象塑造 
描述:在中国人的眼里,农民始终是农民,甚至乡镇企业的企业家,也必须冠以“农民企业家”的称号。否则就不符合常规。一个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撑下去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一个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跻身于
瞭望哨
作者:暂无 来源:瞭望 年份:1992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想  农民企业家  鲁冠球  浙江省  瞭望哨  经济收入  科学文化教育  万向节厂  江西  发展生产 
描述:小议“两袋投入” 江西 何旭平 报载,浙江省农民企业家、杭州万向节厂厂长鲁冠球,治厂坚持“两袋投入”:一手抓“口袋投入”,即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一手抓“脑袋投入”,即用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来武装职工的头脑。读罢这则报道,不能不佩服鲁冠球的见识。